摘要:校內據信仍有數百名示威者堅守,而校外的紅磡街頭則有更多示威者不肯離去,原因是深怕警方對理大展開攻堅,造成大規模傷害。 ...
後來有很多媒體評論說,這是民進黨的選舉奧步。
舉例來說,歐幾里得幾何的基本量測項目是角度和距離,角度是絕對的,依據的基本單位是直角。其他學科的進展,也影響設計師創作與面對設計挑戰的方式。
設計並非獨立存在,而是承襲幾何學、數學、環境與材料科學等更多學科。這些基本原則演變至今,稱為古典理想(classical ideals),涉及比值、黃金比例、建築技術和裝飾,並於古希臘時期(西元前490至323年)達到巔峰。距離則是相對的,基本單位是一線段。做完版面練習題,讓你功力大增。幾何學的英文Geometry,意思就是土地量測
不同的活動讓教室充滿活力,只要提供一個安靜、舒適、有保護性的場所,大家都有機會不相干擾的做自己的事(#150等候場所)。客廳的大小與機能是家主人生活性格的體現。吳敦義最後決定要大轉彎調整不分區名單,主因正是黨內反吳情緒已到頂,包括連系、郝系、洪系、朱系等各地黨代表及中央委員皆揚言要在16日的中央委員會上,對吳敦義投下不同意票。
總統候選人韓國瑜表示此份名單與民眾期待有落差,前台北縣長周錫瑋認為這名單無法說服選民把票投給國民黨,導致黨立委席次無法過半,更衝擊總統選情。中生代批評這份名單形同「國民黨的自殺聲明」,不僅會造成不分區立委減少2至4席,也會對總統大選、區域立委選舉起到負面衝撃。甚至提及不分區立委政黨票可投台灣民眾黨而不提親民黨,在總統選票上呼籲泛藍支持者全部歸隊、票投國民黨。原名單中黨主席吳敦義名列第10名,相較於民進黨前主席、行政院長游錫堃名列第8名,反而相對落後。
這份名單除被認為年齡偏高,也隱藏著派系分贓、老人政治的影子,其中前立委邱毅、車宜靜、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李玉嬋何以列入名單,國民黨黨中央似乎欠缺強而有力的立論而無法解釋。因此,韓國瑜副手搭檔張善政表示,吳擺在第15名最漂亮、展現氣度。
由於國民黨政黨支持度高於民進黨,國民黨安全名單為15席、民進黨為14席,兩黨皆把可能未來接任立法院院長人選放在安全名單內,這固然符合政治倫理,然似乎顯示彼此畏戰及信心不足。後在中央委員會上,不僅吳敦義把自己的第10名排名往後調整,恐怕整個名單也要進行大調整,始能平息黨內的反對之聲。國民黨出現這樣轉機,表面上看起來吳敦義因黨內外喧囂而被迫不得不然,其實也凸顯吳敦義從善如流及為黨未來所做妥協,個人前途事小、黨未來發展事大,堪稱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精神。若將政治領袖放在安全名單排序往前,這對黨之選情其實助益有限,甚至可能衝擊彼此區域立委及總統大選。
吳敦義的排名,可看出國民黨「一戰」的決心最後,吳敦義若將自身排名放在危險邊緣利於激勵國民黨選情。國民黨中青壯議員、立委參選人靜坐抗議黨主席列第10名,呼籲撤回名單,吳改列安全名單邊緣15名,彰顯贏回政權之決心。針對近日國民黨中央所公布不分區立委名單,黨內頗多雜音,且認為如此代表名單保守有餘開創不足,恐怕損及大選選情。現民進黨將游錫堃排名往前提至第7,國民黨卻將吳敦義往後降至第14,將重要政治領袖黨主席放在安全名單邊緣的做法,或可顯示黨要戰勝的決心。
回顧2012年總統大選,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雖擊敗蘇貞昌,但未組成「蔡蘇配」,蘇貞昌為營造黨的團結自願以曾任閣揆之姿列入不分區立委邊緣名單,後產生「示範效應」,游錫堃、謝長廷兩位前閣揆也追隨蘇納入不分區立委規劃名單,其中游16名、蘇18名、謝20名,運用三位閣揆的政治天王聲望提升政黨支持度,也拉高政黨支持度及總統選情,其策略與精神頗值參酌。現任立委柯志恩批評這份名單違背國民黨的核心價值,直指黨中央作為「難道是要他們這群在第一線作戰的人戰死沙場嗎? 」Photo Credit: 中央社尤其甚至有學界分析這份原名單,將使國民黨由原擁有15席政治實力銳減為7至8席。
11月16日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經中央委員會確定,除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未通過外,其餘都按照中常會名單通過。而台灣民眾黨支持者中約有7、8成年輕選民,若能穩定流向台灣民眾黨,將對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及蔡英文選情勢產生排擠效應。
無論這被解讀蔡強壓蘇或蔡、蘇意見不合,然吳敦義在黨內壓力下調整自身名單排名為最近邊緣第14,已然展現背水一戰、破釜沉舟及戰勝決心,此為國民黨凝聚藍軍支持者,翻轉選情逆轉勝之絕佳戰略之一。抗議者包括前總統馬英九愛將、台北市議員羅智強、連戰系統的中常委徐弘庭、親近郝龍斌的台北市議員游淑慧靜坐抗議。但中午卻傳出11月15日將召開臨時中常會,情勢逆轉。當11月14日上午吳敦義現身黨中央與反對不分區名單的青壯派台北市議員對話時,曾高調表示名單已由中常會通過不可能改。故張之說法,表面上是不理性氣話、激將法,實質上可說是在「一石二鳥」縝密構思下的策略性說法。前國民黨立委趙少康曾提議「國民黨夢幻不分區立委排序」,把黨主席吳敦義、前總統馬英九、前主席朱立倫分別列為第15、17、19名,這有利於提升國民黨立委及總統選情,縮小韓國瑜與蔡英文差距,甚至會對選情產生逆轉勝效果,讓吳敦義成為真正「造王者」,功在國民黨其歷史地位不容置疑。
若這份名單無法符合期待,將會切割總統選舉與不分區立委關聯。即使韓國瑜當選由於國民黨無法主導立法院,恐成為跛腳總統,在民進黨杯葛下無法有效施政。
先是黨內政治天王分由中生代代理人表達抗議,凸顯以吳敦義為首的黨中央在公布名單前,並沒有整合黨內派系分歧及權力衝突。後是副主席郝龍斌反對黨主席吳敦義名列不分區立委名單第14,要求吳退出名單不成
針對近日國民黨中央所公布不分區立委名單,黨內頗多雜音,且認為如此代表名單保守有餘開創不足,恐怕損及大選選情。現任立委柯志恩批評這份名單違背國民黨的核心價值,直指黨中央作為「難道是要他們這群在第一線作戰的人戰死沙場嗎? 」Photo Credit: 中央社尤其甚至有學界分析這份原名單,將使國民黨由原擁有15席政治實力銳減為7至8席。
原不分區名單不利於立委選舉及總統大選,還差點讓吳敦義被「踢出去」首先,原名單排序吳敦義為第10名引發黨內高度爭論,這勢將衝擊區域立委選舉及總統大選。抗議者包括前總統馬英九愛將、台北市議員羅智強、連戰系統的中常委徐弘庭、親近郝龍斌的台北市議員游淑慧靜坐抗議。回顧2012年總統大選,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雖擊敗蘇貞昌,但未組成「蔡蘇配」,蘇貞昌為營造黨的團結自願以曾任閣揆之姿列入不分區立委邊緣名單,後產生「示範效應」,游錫堃、謝長廷兩位前閣揆也追隨蘇納入不分區立委規劃名單,其中游16名、蘇18名、謝20名,運用三位閣揆的政治天王聲望提升政黨支持度,也拉高政黨支持度及總統選情,其策略與精神頗值參酌。國民黨中青壯議員、立委參選人靜坐抗議黨主席列第10名,呼籲撤回名單,吳改列安全名單邊緣15名,彰顯贏回政權之決心。
後在中央委員會上,不僅吳敦義把自己的第10名排名往後調整,恐怕整個名單也要進行大調整,始能平息黨內的反對之聲。先是黨內政治天王分由中生代代理人表達抗議,凸顯以吳敦義為首的黨中央在公布名單前,並沒有整合黨內派系分歧及權力衝突。
故張之說法,表面上是不理性氣話、激將法,實質上可說是在「一石二鳥」縝密構思下的策略性說法。吳敦義最後決定要大轉彎調整不分區名單,主因正是黨內反吳情緒已到頂,包括連系、郝系、洪系、朱系等各地黨代表及中央委員皆揚言要在16日的中央委員會上,對吳敦義投下不同意票。
因此,韓國瑜副手搭檔張善政表示,吳擺在第15名最漂亮、展現氣度。無論這被解讀蔡強壓蘇或蔡、蘇意見不合,然吳敦義在黨內壓力下調整自身名單排名為最近邊緣第14,已然展現背水一戰、破釜沉舟及戰勝決心,此為國民黨凝聚藍軍支持者,翻轉選情逆轉勝之絕佳戰略之一。
原名單中黨主席吳敦義名列第10名,相較於民進黨前主席、行政院長游錫堃名列第8名,反而相對落後。由於國民黨政黨支持度高於民進黨,國民黨安全名單為15席、民進黨為14席,兩黨皆把可能未來接任立法院院長人選放在安全名單內,這固然符合政治倫理,然似乎顯示彼此畏戰及信心不足。國民黨出現這樣轉機,表面上看起來吳敦義因黨內外喧囂而被迫不得不然,其實也凸顯吳敦義從善如流及為黨未來所做妥協,個人前途事小、黨未來發展事大,堪稱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精神。若將政治領袖放在安全名單排序往前,這對黨之選情其實助益有限,甚至可能衝擊彼此區域立委及總統大選。
吳敦義的排名,可看出國民黨「一戰」的決心最後,吳敦義若將自身排名放在危險邊緣利於激勵國民黨選情。面對蔡英文民意支持度高於韓國瑜約10%,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參選總統分食泛藍選票,若吳敦義展現大公無私、無畏前進精神,反而在「黨主席不能落選」的危機意識下,全黨團結凝聚衝過15席安全名單。
11月16日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經中央委員會確定,除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未通過外,其餘都按照中常會名單通過。甚至提及不分區立委政黨票可投台灣民眾黨而不提親民黨,在總統選票上呼籲泛藍支持者全部歸隊、票投國民黨。
當11月14日上午吳敦義現身黨中央與反對不分區名單的青壯派台北市議員對話時,曾高調表示名單已由中常會通過不可能改。這份名單除被認為年齡偏高,也隱藏著派系分贓、老人政治的影子,其中前立委邱毅、車宜靜、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李玉嬋何以列入名單,國民黨黨中央似乎欠缺強而有力的立論而無法解釋。